为什么说《新龙门客栈》是难以超越的武侠经典?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我来回答。因为空前绝后。
就像1993年的《霸王别姬》,它的出现,让当时的电影人觉得国产电影的春天到来了,这部片拉开了华丽的大幕。谁知道,转眼才发现,开始即巅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没有后来了。
就像2002年的国足,好不容易打入了世界杯决赛圈,于是球迷们纷纷觉得中国足球的春天到来了,以后的届别要争取更高的名次了。谁知道,转眼发现,开始即巅峰,然后没有然后了,国足再没有后来了。
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作为香港与大陆合作的第一部商业化运作的合拍片,(之前《少林寺》系列那种属于大陆为香港左派电影开的后门),在两岸三地引起观影热潮,让两岸电影人觉得华语武侠片的高潮即将到来了。谁知道,开始即巅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香港电影转眼就玩完了。
回说《新龙门客栈》的筹拍阶段。
尽管电影的主控人吴思远心目中的男主角始终是梁家辉,但是这个只是他放在心中的念头,因为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所以还没到选演员的时候。等到蔡子明身死,两个版本的《新龙门客栈》合并在一起,徐克正式过继到吴思远的班子当中,而且带了完整的剧本过来,整个项目就豁然开朗了。
男主周淮安一角,在李连杰辞演之后,动作指导程小东一度考虑过由甄子丹来接演,被徐克拒绝了。然后,吴思远提出由梁家辉来演,徐克觉得可行,于是这才正式向梁家辉提出邀请。
坊间一直有争论,到底李连杰与梁家辉谁才是周淮安的第一人选。其实不必争论,原本在吴思远版里梁家辉是第一人选,在徐克版本里李连杰是第一人选,而且李连杰还有定妆照,合同也签了。梁家辉尽管是吴思远版里的第一人选,但一直停留在他的想象中,并没有发出实质邀请。
当徐克向梁家辉正式发出邀请,梁家辉刚刚拍完《情人》。大半夜的,他接到徐克打来的电话,就问了这么一句:“片酬能不能给现金啊?我老婆刚生了娃。”那时候的梁家辉,缺钱。
《情人》对于梁家辉的意义,不用多说了吧。
大家不知道的是,拍摄《情人》期间,梁家辉差点家破人亡。
那一天,在《情人》的拍摄间隙,梁家辉在越南片场外突然被绑架到了一架直升机上,这把他吓坏了,不知道得罪了谁?也不知道对方要干嘛?结果,来者不是跟梁家辉有仇,而是想请梁家辉替他们拍一部电影。
梁家辉当然不答应,毕竟《情人》正在拍摄中,而且法国剧组明确要求拍摄期间不得离开越南。那时候梁家辉人微言轻,哪里有资格跟法国剧组请假跑出去拍另外一部戏。
但是,人在飞机上,也由不得他,难道想被报道“影帝乘坐直升机不老实,向外探身观看意外坠机”这种新闻吗?何况,梁家辉接到了电话,是他妻子打来的,说是自家被人莫名其妙地保护了起来。
这就是不答应,也得答应。
好在,对方说,只要你梁家辉答应了,跟《情人》沟通的事,不需要他管。
这个绑架了梁家辉来饰演角色的剧组,就是《火烧岛》。这是“独臂刀”王羽组织的剧组。王羽,在娱乐圈爆的大名后,回到台湾,转身加入“竹联帮”,成为了帮主陈启礼的手下红人,在台湾很有势力,参加过“三大血案”。
所以,当他组局拍摄《火烧岛》时,还不是想让谁演就得谁来演。绑架梁家辉的,正是竹联帮的小弟。去跟《情人》谈判的,也是竹联帮的人。
好在,剧组中的法国人深谙东南亚局势,知道竹联帮都能干出点啥事来,于是“痛快”地批准了梁家辉的假期,放他去台湾拍摄《火烧岛》。
至于另外一位当红小生,竹联帮邀请他的办法更简单,在他下榻的酒店的茶几上放了一个信封就完事。小生下班后回到酒店,看到茶几上放了一个剧本,另有一个信封,打开的瞬间,滚落下了一粒子弹。小哥知道厉害,屁颠屁颠就接下了这个剧本,然后乖乖去拍了。
嗯,当红小生的名字叫刘德华。不用猜,那个剧本的名字叫《火烧岛》。
至于《火烧岛》的另外几位主演,柯俊雄同为竹联帮大佬,他参与了组局,所以主演有他没问题吧。至于成龙与洪金宝,那是因为王羽有恩于过他们,现在是回报的时刻了,演不演你看着办。作为江湖油子,成龙与洪金宝也是屁颠屁颠就去了。
强扭的瓜不甜。凑齐五大影帝的《火烧岛》果不其然还是扑街了,与投资相比,票房收入远远不到及格线,王羽的电影公司就此破产,他也从此退出了电影圈。
提这档子事,是因为它的发生,与《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等项目在运作期间,遭遇黑社会干涉电影圈的事,时间上差不多,前后脚的事。想想看吧,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乃至台湾电影,该有多混乱了。
还有一个点,就是香港的“九龙城寨”正式拆除的时间是1992年。“九龙城寨”原本是香港黑社会赖以生存的土壤,一下子被拆了,很多黑社会失去了基地,这样想不转型都不行。加上香港电影正处于黄金阶段,人人都想轧一脚,分得一杯羹,于是黑社会纷纷进入电影圈,给明星开出高片酬强迫拍电影。
香港电影娱乐性高,深受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的欢迎,往往只要拍一组片花或者预告片就能收到定金,这钱赚得太容易了,黑社会必须眼热。但是,黑社会又不是因为热爱而拍电影,就是为了赚快钱,为了洗白。黑社会的进入,让明星片酬水涨船高,抬升了香港电影的成本线,可是很多片商出定金购买的港片根本没有拍,导致香港电影在中国台湾、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失去信誉,助推了香港电影的一蹶不振。
这跟国内的煤老板投资电影还不太一样,煤老板投资电影也是为了转型,不想耗死在煤窑上,因为他们不懂又钱多,纷纷乱投资,搞乱了一段时间的电影市场,但总归没有产生太大的恶果。
回说梁家辉,因为《火烧岛》,延档了《情人》,然后又匆匆加入《新龙门客栈》。当时的他,被黑社会整,被外国剧组整,回到家还要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也是焦头烂额。谁曾想,《情人》与《新龙门客栈》是他演艺生涯中的两座高峰,之后就再无这么神奇的连续性表现了。
因为《新龙门客栈》的男主定了用梁家辉,考虑到他的身手不如李连杰,必须在片中增加身手矫健的演员来撑台角。毕竟,这是一部武侠动作片。是以,原定出演大反派曹少钦的莫少聪,必须要换。
徐克想起了甄子丹,身手了得而且也颇有观众缘。以往一直出演硬汉形象的甄子丹出演大太监的形象一定会有意外惊喜的。何况,甄子丹已经在《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里出演过一次反派纳兰元述,表现就相当惊人,身手完全不输于李连杰。
甄子丹接到徐克电话时正在夏威夷冲浪,二话不说拎着行李就飞敦煌。《男儿当自强》那么火,甄子丹非常清楚徐克的份量,不需要讨价还价,演就完了。当然,他也没有辜负徐克的信任,贡献出了一个光耀影史的厂公。
对于甄子丹,在本系列徐克篇完结后,接下来就是甄子丹篇,敬请期待。我们盘的这个香港电影动作片史,为了增强可看性,采取是以人物为主,用人物来串起整个历史,整体上还是按照时间线去推进,但是在具体节点上,由不同的人物来承接。所以,一路从李小龙到刘家良、洪金宝再到成龙写下来,而且在写作过程中插入很多看似无关的内容。其实不是跑题,而是特意为之,毕竟单个人的身外,还有其他的事在发生,需要串联在一起,才能组成整个电影史。徐克篇代表的是香港武侠动作片的高潮,甄子丹篇是高潮落幕后的低潮期。有关甄子丹的更多故事,留待下面再说。
在之前的问题收集里,“猫叔Mario“老师问:甄子丹虽然是大Boss,但是他几乎只是电影结尾的决战中出场,全片的戏份还没有刘洵、熊欣欣等人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另有”王云朋“老师也在问:甄子丹,当时的身价片酬大概是多少?
这里简单回复下,当时的香港电影市场演员签订合同时只有主角和配角之分,并没有番位之争,主角的片酬是按照整部戏来算,拍摄过程按照导演的拍摄计划执行,配角则是按照拍摄天数算片酬。《新龙门客栈》签订合同时,梁家辉、林青霞和张曼玉都是一线明星,他们都是按照主演签的合同。甄子丹当时还没成名,因此按照配角签订的合同。具体甄子丹拿了多少,没有公开数字,具体无可考。配角嘛,按天算钱,主控为了减少开支,自然是尽量压缩甄子丹出演的天数了,所以尽管他的角色重要性很高,戏份上并不多,这与当时的精打细算有关。
好在,靠着不多的戏份,甄子丹演绎出了作为霸道凌厉的厂公,表现惊人,曹少钦一角也是他早期为数不多的经典角色。
上文写到,剧本为了迁就林青霞,片尾的沙漠大战中更改了剧本,让原本应该死去的金镶玉变成了邱莫言,为林青霞增加了高光时刻,赚足了同情泪。
其实,开场戏中,就为林青霞加了戏。把原属于周淮安的一场动作戏改成了邱莫言,也即影片开场阶段,邱莫言首次登场半路拦截人质的戏份。照说,这应该是男主周淮安的戏。是他出手抢下杨氏孤儿,然后交给邱莫言,委托她将孩子送到龙门客栈,与自己会合。从戏剧功能来说,初登场应该让男主角一显身手,“稳定军心”。
但是,考虑到梁家辉不是动作演员,不擅长动作戏,怕他hold不住至关重要的开场戏。于是,改成了由邱莫言直接出手,毕竟林青霞出演过动作片,大家能够接受,即便她的动作不够好,也可以因为女性身份而被忽略,让观众关注她的美色与pose就够了,动作问题可以被掩盖。
所以,《新龙门客栈》的开场戏中,让一名弱女子独挡东厂三大档头, 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仔细琢磨的话,就会觉得这里很不合理。但是,为了给林青霞加戏,为了掩盖梁家辉的动作弱项,也只能这样了。
前面还记得提到蔡子明被枪杀时,徐克在自传里的反应吗?
“蔡先生的血溅在剧本第28场戏的批注上,那场戏正好是周淮安雨夜救孤。”
徐克说的是蔡子明死的时候,正好携带了《新龙门客栈》的剧本,而且血溅剧本。
“周淮安雨夜救孤”,啥意思?就是说在开场救孤的动作戏,主打的就是周淮安,但是后来为了给林青霞加戏,改成邱莫言。嗯,证据在此。
实际拍摄中,为了发挥梁家辉文戏强的特性,还在客栈内增加大量的文戏,来增强周淮安“儒侠”的特质。也因此,周淮安被调侃为出场最晚的男主角。
但是对于梁家辉来说,既然接了这部戏,就会全力投入。他是一名公认的好演员。
在敦煌片场,梁家辉过得比骆驼还惨。为贴合周淮安的文弱书生形象,他每天只啃两片全麦面包,10天暴瘦12斤。有场沙漠追逐戏,他饿到低血糖晕倒,醒来却求导演:“刚才摔跤的镜头别剪,够真实。”
更绝的是洞房戏。剧本要求他隔着红纱与张曼玉接吻,梁家辉主动提议:“不如我真咬破她嘴唇?”吓得张曼玉连夜找牙医做护齿。
话到这里,剧组成型,正式开拍。
对了,这里补一下片中的“挡头”、“番子”的意思。首先,“东厂”不是“锦衣卫”,而是权力高于“锦衣卫”。“锦衣卫”是皇帝的仪仗队升级而成的内卫,皇帝上朝或者出行时,身着锦衣华服,守护在皇帝身边,后来权力扩大。但是,“锦衣卫”再厉害也是宫外的机构,明成祖朱棣在起兵的过程中,一些宦官和和尚出过很大力(如著名的郑和、道衍),在他心目中,就觉得宦官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因此,就在皇宫内部,位于紫禁城东华门附近,设立“东缉事厂”,作为特务监察机关,直接服务于皇帝,行秘密警察的职权,掌管者是宫内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大太监是大内总管,那么东厂太监就是二总管,正式称呼是“提督”,一般被称为“厂公”,或者是“厂督”。
“东厂”在宫内,更接近于皇帝,由二号太监掌管,权势炙天,可以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
“厂公”之下,具体负责侦缉工作的是役长和番役,役长相当于小队长,又叫“档头”,共有一百多人,一律戴尖帽,着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绦。役长各统帅番役数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干事”,这些人往往由锦衣卫中挑选的精干分子组成。
所以,“厂公”一定是太监,下面的“挡头”,可能是太监,也可能不是,“番子”一般是由精干的“锦衣卫”组成。
对了,读者中有“怀霜客”老师提出周淮安是否是锦衣卫,因为原型朱骥是于谦的女婿,后来做了锦衣卫指挥使。上篇文章已经扒过了,朱骥与妹妹朱辉,在《龙门客栈》里有出场,到了《新龙门客栈》里,朱骥与朱辉变成了邱莫言。周淮安对应的是原片里的萧少镃,原型是兵部尚书于谦的好友、户部尚书萧镃。
《新龙门客栈》里对周淮安的身份,有明确的说明,说他是兵部尚书于谦的亲信、禁军教头。邱莫言反而不再是于谦(杨宇轩)的部下,而是周淮安的朋友兼情侣。
“雨夜救孤”那里,邱莫言行刺厂公,救出杨氏孤儿,大档头贾廷曾经评价了一句“这个人不是周淮安,周淮安不是这种江湖功夫”。这已经指出了周淮安不是江湖侠客,而是将门之后,是名门正派。剧版里,将周淮安设定为前兵部尚书周瑞昌之子。这个设定有些拧巴,武侠讲究是的江湖大侠的豪气,讲究的是江湖所代表的自由,周淮安的身份,缺少了武侠味。还是原版《龙门客栈》里的设定为妙,有一个从官到民的自然转换,道理上很能讲得通。
回到剧组上,一切筹备妥当,在第一出品人吴思远的指挥下,开拍。
兵分两路,一路由徐克带领梁家辉、林青霞和张曼玉在香港影棚内拍摄客栈的文戏,另一路由李惠民和程小东带领甄子丹和刘洵、吴启华、熊欣欣等人在敦煌拍摄动作戏和外景戏,然后,徐克拍摄完客栈戏,再带领所有人在敦煌会师拍摄沙漠戏。
两路戏,分别由徐克与李惠民执导。
对于李惠民,很多影迷表示比较陌生。其实,他是徐克旗下“电影工作室”的签约导演,是徐克的手下职工。他是徐克的老友,也是多年搭档。早在电视剧时代,徐克拍摄《侠盗风流》时,李惠民就是联合导演。加入“电影工作室”后,一直兢兢业业,与徐克、程小东搭配默契。胡金铨退出《笑傲江湖》后,他就承担了很多导演工作,《笑傲江湖3:东方不败风云再起》也是他联合程小东执导的作品。
《新龙门客栈》中,李惠民还玩了个花招,在影片开始部分,杨宇轩不肯屈服东厂,结果厂公来了一句,“想要圣旨?来人啊,给他写一张!”
然后,圣旨的落款处,赫然是李惠民三个字。李导玩了一把幽默,把自己植入进去了。
因为李惠民承担了外景组的导演工作,又因为徐克不方便署名,因此最后导演就只署了李惠民,让他捡了一个便宜。
这部电影实际拍摄是由徐克、李惠民和程小东三人联合完成的,徐克拍摄的戏份最多。而且,徐克是项目的核心人物,服、化、道、配乐和最终剪辑都是徐克把关,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典型的徐克风格,因此这部电影被认为是徐克作品。不管署名是不是徐克,大家心目中都认可这就是徐克的电影。原因也在这里。
其实,按说这是潇湘电影厂的作品,但是作为合拍片,当时国门初开,大陆方面觉得自己不太懂,需要向香港一方多学习,因此很客气地让出了主导权,全权交给了吴思远。而吴思远又很开明,进一步把权限放给了徐克,因此徐克在本片的掌控上,一点都不轻,完全可以说是他的作品。
不过,吴思远作为大管家,对徐克的理解,门清。
吴思远深知徐克有一个特点就是鬼点子多,拍摄过程经常朝令夕改,剧本每天都会修改,正因如此拍摄进度非常慢,而且经常超支,比如《倩女幽魂》拍摄7个月,王祖贤演的聂小倩勾引男子的戏和床戏就拍了几十多场,最后一场都没放进正片。《城市特警》拍了9个月导演换了两个,最终却票房口碑双扑街。《新龙门客栈》为了给林青霞加戏,也是临时改剧本,这是徐克的常态了。
因此,吴思远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激励方案,如果影片拍摄过程超支了,制片人和监制都要负责;如果提前拍完经费有剩余,则将其分成三份,第一份归制片人,第二份归监制,第三份分给剧组。这个方案设计出来,整个剧组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工作。
兵分两路,分别拍摄,就是为了赶进度。
徐克也想快点拍完,没有哪个电影人特意拖延的,有时候是不得已。徐克为了赶拍摄进度,将梁家辉、林青霞和张曼玉锁在影棚,身在香港却不让他们回家,就怕他们一旦外出发生了什么事会耽误拍摄进度。据梁家辉说他们连洗澡的时间都没有,连续拍摄三天三夜每个人身上都发臭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影片提前完成拍摄,制片人吴思远、监制徐克和剧组人员都拿到相应的激励。
作为武侠片,《新龙门客栈》的武打戏值得一提。
读者“怀霜客”老师提出:感觉《新龙门客栈》在徐克作品里算收着的了,正是这种“收着”与巧思的碰撞,反而赋予了作品厚重典雅大气的神韵,而徐克其他那些放飞自我的作品,质量反而不能达到顶级。
此言说的很好,恰到好处地指出了《新龙门客栈》的优劣。
在《新龙门客栈》之外,徐克的两大武侠代表作,一个是《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一个是《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这两部作品背后又各有一个系列。《东方不败》的武术指导是程小东,电影的动作风格是飞天遁地,漫天飞舞,把武侠往仙侠上去拍,拍出了武侠的极致浪漫。《男儿当自强》的武术指导是袁和平,这部电影的风格以写实为主,讲究对抗的逻辑性,动作上大开大合,舒展自如,武术与人物性格相吻合,正派就磊落光明,出手干净利落,反派就阴险毒辣,出招狠毒霸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东方不败》的飘逸,美则美矣,给人的感觉有些华而不实,难以入戏。《男儿当自强》的实战,又让人觉得不经看,除了几场经典打斗戏外,其他动作都不过瘾。
《新龙门客栈》则很巧妙地糅《东方不败》与《男儿当自强》两种截然不同的动作风格于一体。既有漫天飞舞的极致浪漫,又有实战搏击的过瘾痛感,程小东从他的《倩女幽魂》与《笑傲江湖》系列中后退了很多,动作戏收敛了很多。但是,他又做到了该放时即放,该收时即收,灵活自如,使得影片的打斗戏呈现出了多层次的效果,流转自如。
当然,由于梁家辉、张曼玉、林青霞都不懂武术,缺乏动作基础,影片的动作戏势必不能过于写实,只能靠剪辑、镜头连缀去创造镜头效果。而这一点,恰恰是徐克的长处与优势。
所以,影片整体上还是靠近程小东熟悉的天马行空“意识流”武打,靠快速凌厉的镜头剪辑来制造惊艳的视觉效果。影片中甄子丹折断佩刀,一招漫天花雨,举手之间惊退邱莫言,逼真地还原了武侠小说中“摘叶伤人”的枭雄特写。
可是,弊端也由此而生。既然靠剪辑,靠镜头连缀就能将动作戏拍得很好看,不懂功夫的演员也能拍出流畅好看的打戏。那么,拍电影还需要真功夫演员吗?
事实情况是,此端一开,果然让大批拥有真功夫的演员从此失去市场,集体退圈。而且愈演愈烈,至今无解。
徐克,将武侠电影拍到了极致,也将武侠电影拍死,就是这个原因。
徐克与程小东拥有不俗的掌控能力,将写意的武打设计拍得美轮美奂,这依赖于他们的灵感悟性,一般人是很难学到精髓的。一旦离开他们,就再难呈现出如此效果来。他们的创举,对行业来说,是极大的不幸。
行业的发展需要可复制性,需要批量生产,徐克拍摄武侠的很多技术应用,对后来者很有用,但是存在他脑子里的灵感,离开他就失效,无法传承。
所以,武侠电影,到了徐克,也就把能走的路都走完了。
徐克即巅峰。没了他,或者他走了下坡路,就代表了香港武侠电影跟着玩完了。
下来,聊点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吧。
先说张曼玉饰演的金镶玉。
的确是,没有张曼玉,没有金镶玉,这部电影将会降低好几个层次,沦为一部很一般的武侠片。
是张曼玉把金镶玉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性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泼辣却不失妩媚,风骚却不失善良,大胆又有女人的细腻,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在鱼龙混杂匪徒横行的龙门客栈,凭着她的姿色与手腕在塞外黑白两道游刃有余。
金镶玉成为了江湖刀光剑影中的一抹暖色。
她的快意恩仇,嬉笑怒骂,风情万种成为了全片最出彩的角色,风头压过了正面角色邱莫言。
《新龙门客栈》被媒体认为是香港武侠电影的转型之作,而张曼玉也凭借该片获得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Christian"老师问:“张曼玉是不是因为演完这部戏,就开窍了,演技有了很大突破?”
不是哦。这个得看王晶的说法。张曼玉于1983年的港姐选美大赛“亚军”及“最上镜小姐”获得者的身份出道,开始一直演各种花瓶。用王晶的话,就是:绝对是花瓶,什么都不懂,只是很可爱。因为张曼玉的出道之作就是王晶执导的《青蛙王子》。
后来,在演了十几部花瓶作之后,包括《警察故事》《A计划》里都是,张曼玉自己都受不了。她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没法继续饰演那种徒有其表的角色了,我都快青春不再啦!”
后来,她找到张艾嘉,花一年的时间,接受张艾嘉给她的特训。特训结束后,连张艾嘉都觉得没效果,张曼玉没救了。实际上那时候她距离捅破窗户纸只差了那么一点了。然后,她接了王家卫的《旺角卡门》。王家卫是什么人啊,经过他的点拨,张曼玉一下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彻底开窍了。那时是1988年。《新龙门客栈》上映于1992年,在上一年她已经凭借《阮玲玉》拿到了柏林电影节影后了,已经是国际巨星了。《新龙门客栈》对于张曼玉,是锦上添花。
由于金镶玉演得太好了。相对应的,是林青霞的黯然失色。
所以,至今林青霞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林青霞不看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在敦煌拍外景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在拍摄竹剑飞向林青霞脸部特写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箭尾部的羽毛把林青霞的眼角膜刮伤了。
忍着剧痛,林青霞把当天的戏份拍完。回到酒店,林青霞哭了一个晚上。林青霞先赶去了兰州,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及时治疗,眼睛有可能会瞎。
林青霞非常难过,晚上的时候她给秦汉打电话希望他来陪自己。结果,秦汉只是问“机票钱谁出?”。
即便林青霞应声说“我买”,秦汉还是表态说“你买了我也不一定会去”。结果这句话,让林青霞心灰意冷。一个人从敦煌到兰州,又从兰州回到香港。
哀莫大于心死。林青霞后来在书中写:“我把脸埋在草帽里,一路耸着肩膀哭回香港。传说孟姜女为寻夫哭倒长城,我是因为《新龙门客栈》哭了大半个中国。”
然后,她就宣布和复合又长跑了七年的秦汉分手。
对于《新龙门客栈》剧组来说,这是女主角消失了,但邱莫言的戏份还没有拍完,怎么办?
问题必须要解决,一个是为甄子丹加戏,尽量减少邱莫言的戏份。另一个是找替身,来接替林青霞将剩余戏份演完。
李惠民就向吴思远求救,问怎么办,哪里可以找个替身。
结果,吴思远果然神通广大,他的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了一个酷似林青霞的女孩。这女孩叫施懿,是学舞蹈的,人在北京。
吴思远赶到北京,在朋友的引荐下,找到那位姑娘,当场惊呆了,世上竟然有如此相像的人。吴思远非常高兴,说服姑娘的家人后,赶紧把她带到敦煌。
因此,电影的后半部分,林青霞的很多戏份,都是身为舞蹈演员的施懿完成的。观众根本没有认出来。
连林青霞看到了,都感叹,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像自己的人。
《新龙门客栈》杀青后,施懿深得吴思远赏识,邀请她到香港拍戏。不过,施懿虽然得到了机遇却没有把握好。刚刚小红一下,就因为耍大牌,遭到了片商的封杀,然后就消失于影坛。
最后,再来聊一下龙门客栈中的厨师刁不遇。
刁不遇的扮演者叫王彤川,曾经是国家级的技巧运动健将,体操运动员,四川达州人,6岁时开始练体操,12岁被选进成都专业队,15岁荣获全国技巧冠军,但多年苦练后,却因为“技巧运动”不是奥运项目,技巧队被解散。
21岁那年,经人介绍,王彤川进了《新龙门客栈》剧组,饰演刁不遇。
进剧组第一天,导演李惠民交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好好看看张曼玉,“戏里你要暗恋她,所以你要好好看看她!”
当天,张曼玉和梁家辉正在房间里互骂,排练互相指责对方无情无义的那场戏,王彤川就在旁边很认真地看了很久。
刁不遇在《新龙门客栈》中戏份不多,却非常关键。
他还留下了“庖丁解羊”、“人肉叉烧包”、“活刮曹少钦”三场经典动作大戏。
靠着这一手凌厉的刀法,在终极之战中力挽狂澜,为影史留下了经典的镜头。
《新龙门客栈》是他唯一的影视作品。后来,他成为了一名画家。
还有《新龙门客栈》中护送的这个小女孩,就是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香港著名歌手郑希怡。
那一年,她十岁。
至于为什么她能参演,是因为她的爸爸是一名电影制片人,而且是吴思远的朋友。也因为朋友关系,吴思远将郑希怡带入剧组,参演了那个角色。
至于片中的其他角色,几大档头贾廷(刘洵)、路小川(吴启华)、曹添(熊欣欣),乃至于千户徐锦江,邱莫言的两大帮手贺虎(任世官)、铁竹(袁仁祥),戏份或多或少,个个有血有肉,经得起百般琢磨。
可以说,《新龙门客栈》里面没有配角,对人物的刻画达到了极致,随便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还是那句话,原本以为《新龙门客栈》是武侠电影高潮的开端,谁知道转眼这就是最高峰。
明明有了内地广阔的市场,有了内地波澜壮阔的取景地,明明刚刚产生了巨大的机会,可是它没有接住,反而自毁长城,自绝于广大观众,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一声叹息。
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香港武侠电影究竟是如何快速沦落的吧。
徐克的下一部电影,《新仙鹤神针》就是这种明证。
且让我们走着瞧。
双融配资-股票网app-证券配资官网-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