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打牌,不知道和她做的羊肉,是不是一样好。
过了立秋,这天中午不到12点,我带朋友到王姐店里。此时,王姐牌运正好,我们算是“不速之客”。
看到我,王姐不舍又带着点认命的把牌递给围观的人,转身走进她真正的“主场”——一间几平米的操作间。
透过明档能看到,半人高的案几上是为数不多的白切羊肉,旁边,一口不锈钢深锅里,咕嘟嘟煮着汤色透明的羊汤。
王姐拿起刀,在巴掌大的羊肉块上,精准下手,嘴上问:“半斤羊肉,两碗素面?”
我疯狂点头,毫不客气,“小菜再来上一小碟啦。”
说话的功夫,薄厚均匀的羊肉,码在简朴的白色印花碟子里。夏天天亮的早,六点不到开始上人,中午已经是王姐工作的尾声,羊肉所剩无几,当然,切出来的形象不如早市时美丽。
展开剩余78%(临近晚市的‘幸存’)
就如同持妆八小时的美人,脱妆在所难免,但众所周知,美人终究是美人。
(早市的‘国宴’级)
就像是,一锅汤做出来的羊肉,到这时候哪怕皮相有点下滑,骨相依旧顶级。
羊肉入味、软透,筷子一夹颤颤巍巍,切得一指见宽,不仅容易体验大口吃肉的满足,也确保筷子夹起不散、泡汤不化。
王姐的店,很多人都知道,走进纪王菜市场迎头瞧见的“伟明羊肉”就是。
在刚刚过去的三伏天,有人是为了“伏天吃伏羊”一品新鲜而来,有人是多年习惯使然。
当然,就算伏天暑热将尽,大家领略美食的劲头,依旧在。不然,若不是提前打招呼,今天的王姐也许已经熄了炉火,享受牌局。
在这个平平无奇甚至有点破旧的市场里,有五六家羊肉店紧挨着,这是华漕白切羊肉的老地盘,相传飘了两百多年的咸鲜味儿了。
当夏天的日头还不算毒辣,小店里的“辣味儿”已经上来了。老食客们聚在一起,一碟羊肉、一碗阳春面,再加一杯老酒,羊肉热面下肚,额头冒汗,再喝两口老酒,嗓门越来越大,话匣子也收不住了,当下的、过往的、新鲜的、陈旧的……吃得尽兴、说得高兴。
你要问他们,在这儿吃了多少年羊肉?保准有人说,店开了多少年,我就来了多少年。
王姐也记不清多少年了,只是说,我嫁过来就在店里忙活了,如今结婚都三十多年了。
像这样经年的羊肉店多是采用“男主内、女主外”的夫妻店模式,丈夫负责烧制羊肉,妻子看店销售,店名里的“伟明”就是王姐的爱人,是自家手艺的第三代传人。
只是惭愧,我基本中午到店,这时候,这位16岁时就跟着爷爷学起杀羊、做白切羊肉的手艺的主厨,大多在补觉。
在王姐家吃过羊肉的都知道那个味儿,哪怕是因“羊肉膻腥”望而却步的也会因这一口,刷新认知。
白、糯、咸、香,满足了食客们的视觉和口感。如果单吃,它咸香不腻,而常规吃法是浸在清汤面里,脆弹的羊肉更多了滑口,再来上一口硬度适中清汤面、夹几粒小酸菜,再喝上一口羊汤,满足又冒汗。
成就一道收获食客”吃心“的美味,并不容易。
羊肉选用新鲜的湖羊,通常是1岁左右的公羊,重量也有讲究,60到70斤之间最好,这样的羊肉既不过老也不过嫩,肉质恰到好处,处理好的羊肉放入老汤炖煮,时间长达5小时。
就这样,夏去冬来,一年四季,不知道满足了多少食客的味蕾,听了多少“好吃!”
面下肚、肉吃光。首次随我来的老饕朋友赞叹不已,他的赞美,让我这个推荐人有些得意。只是对坐上牌桌的王姐“有点残忍”,这也使得我最后离开时,看到重新坐上牌桌的王姐,没有再多聒噪。
问不出,什么时候真正享受退休时光的话。
对于食客来说,只要想吃,这一口老城厢的味道和随意就在这里,开门迎客,岁岁年年,这是幸运。
对于王姐夫妇来说,几十年心血和时光,收获和喜乐都有小店和主顾见证,这份由美食串联起的情谊和认可,无疑也是另一种幸运。
来源:SEE 前湾
发布于:上海市双融配资-股票网app-证券配资官网-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