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7日,为期两天的金砖峰会在里约热内卢落下帷幕。与往届不同,这次是11国联手,首次以扩员后的大金砖机制正式发声,矛头直指美国的单边主义与关税霸凌。那么,金砖这场集体表态究竟透露了怎样的信号?而特朗普的回应又是否只是口头恐吓?
金砖峰会结束的当晚,特朗普便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任何支持金砖国家反美立场的国家都将被加征10%的关税。这条看似随口而出的威胁,背后其实早有预谋,在金砖峰会开始前几天,他就签署了12封针对各国的新关税信函,并放出话来:“不管接不接受,美国都将单方面行动。”而这些信函的收件人,很可能就包括金砖新老成员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体。特朗普的策略很简单,要么服从美国的贸易规则,要么等着被收拾。
但问题是,这一套强买强卖的模式,在金砖国家这里似乎已经不再奏效。尽管金砖联合声明避免直接点名美国,但措辞却罕见强硬。31页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关税壁垒和非关税措施的扩散表示严重担忧,强调这破坏了世贸规则、扰乱了供应链、影响了全球发展。更关键的是,这种措辞不仅代表一个国家,而是代表了11个新兴经济体的集体意志,其中包括全球44%的石油产出、45%的人口和超过37%的经济总量,这是七国集团也无法轻视的联盟体量。
展开剩余68%特朗普显然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急于用关税杀鸡儆猴。但这是否还像四年前那样奏效,恐怕得另说了。首先,金砖国家并不是散沙一盘。从最早的中俄印,到如今的“10+1”阵容,包含沙特、伊朗、阿联酋、埃及、埃塞俄比亚等,这些国家正试图以多币种结算、本币支付、去美元化为抓手,打造一套真正属于全球南方的金融体系。例如,俄罗斯在此次会议上推动了“金砖之桥”跨境支付系统,中国则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稳步扩大影响力,而伊朗和俄罗斯的银行网络也已实现直接联通。
换句话说,特朗普以美元为武器的贸易战逻辑,正在被金砖国家逐步瓦解。即便不能立刻挑战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但避开美元结算和推动金融多极化,已经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趋势。巴西总统卢拉在开幕演讲中直言:“我们不能再对美元的霸权视而不见,我们也不能再袖手旁观以色列的屠杀。”这不仅是新兴经济体的一次高调反击,更是一场“去美元联盟”的动员令。
而特朗普这边,除了关税威胁之外,他并未提出任何建设性议程。正如法新社所评价:“这是一场没有方案的反制。”他能做的也就是继续把“美国优先”挂在嘴边,继续把合作就是屈服的逻辑强加给他国。然而金砖国家恰恰在这场峰会中,传递出一种相反的价值观,合作不等于臣服,多边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发言,也堪称本届峰会的一个高光时刻。他不仅重申了对以色列行动的强烈谴责,还明确表示战争的代价绝不会只由一个国家承担,整个中东,甚至更广泛地区,都将陷入危险。这话不只是说给以色列听的,也是在提醒美国,任何形式的军事纵容和制裁威胁,都不会换来和平只会加剧裂痕。
那么,特朗普的下一步的动作会是什么?照他的惯例不排除继续加码,比如将10%的关税上调至25%,或者对某些关键领域,如清洁能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实行技术封锁。但这种做法的风险也显而易见,在试图遏制金砖发展的同时,美国可能会进一步失去新兴市场的信任。
从短期看,美国的报复可能会带来市场波动,但从长远看,金砖国家的集体协调机制已经初具成形。一个没有固定秘书处、没有创始条约、靠共识维系的组织,能在多个热点议题上对美发出一致声音,本身就说明一件事,美国一手主导的全球秩序,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质疑,甚至尝试另起炉灶。
所以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经济峰会,而是一次世界格局的新表态。特朗普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但他的手段恐怕越来越难撼动一个不再沉默的“全球南方”。金砖国家这次没有喊口号,而是给出清晰方案,削弱美元,削弱规则之外的一切强权。这才是这场风暴背后的真正信号。
发布于:安徽省双融配资-股票网app-证券配资官网-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