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脱发问题愈发严峻,且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熬夜、精神压力大、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交织,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脱发大军。什么是脂溢性脱发?脂溢性脱发怎么治?脱发可以预防吗?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具有遗传倾向。
我国成年男性患病率为21.3%,成年女性患病率为6.0%。中医根据脂溢性脱发的临床特点,将其归为“发蛀脱发” “蛀发癣”等范畴。
脂溢性脱发的原因是哪些?脂溢性脱发通常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目前普遍认为男性雄激素性秃发发病机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尤其对二氢睾酮(DHT)的反应,DHT通过与毛囊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导致毛囊逐渐缩小,毛发的生长期缩短,最终导致毛发脱落。
女性型秃发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研究尚不明确。除此之外,可能还与毛囊周围炎症、头皮菌群失调、皮脂分泌过多、精神情绪、生活饮食习惯等相关。
展开剩余75%中医常从三个方面考虑。
1.血热风燥,素体血热,复感风邪,郁久化燥,进而耗血伤阴,毛发失养干涸而脱落。
2.脾胃湿热,脾虚或过食肥甘、辛辣等,脾胃运化失常,湿聚化热,上蒸于头,侵蚀发根而致脱发。
3.肝肾不足,禀赋不足,思虑过度,劳伤肝肾,日久则精血亏虚,毛发失养而脱落。
南昌贡方堂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表示,中医认为病机多属脏腑湿热内蕴或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养血生发为原则。
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可采取不同的治法。
脂溢性脱发中医治疗多以药物为主,临床常用药物包括杞菊地黄丸、丹栀逍遥丸、六味地黄丸、血府逐瘀丸等。
针灸可通过针刺或灸法,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节人体气血循环的作用。近年来,针灸在治疗脱发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且深受患者欢迎。主要治疗方法有皮肤针叩刺法(即用特制的浅刺针具叩击皮肤)、毫针刺法、穴位注射法、艾灸法、火针法及埋线法等。
中药外洗在治疗脱发上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需注意,正确的辨证是取得良效的前提,临床主要分为以下两型。湿热型具体表现为平素恣食肥甘厚味,头发稀疏脱落,常有头屑及头皮红斑瘙痒,往往还有口干、口苦、舌苔黄腻等表现。
医案黄某,女,时年37岁。
现病史: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毛发逐渐变稀,外院皮肤科诊为脂溢性脱发,曾使用多种育发产品,效果不佳,洗头或梳头发时均脱落明显,头发日渐稀疏。近2个月以手抚摸头发都有脱落,自觉头部油脂分泌旺盛,头皮发痒,内心甚为烦忧。
主诉:脱发5年余,加重2个月。
刻下症:手抚摸头发有脱落,头部油腻,头皮发痒,巅顶处毛发稀疏,舌质暗、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脉沉略缓。
西医诊断:脂溢性脱发。
中医诊断:脱发。
中医证型:脾虚肝郁血瘀。
治则:健脾活血,疏肝理气。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药物组成:川芎30g,何首乌20g,当归、生地黄、党参、茯苓、柴胡、怀牛膝、墨旱莲、赤芍、白芍各15g,桃仁、红花、桂枝、枳壳、桔梗、炙甘草各10g,炙麻黄、干姜各6g,附子、细辛各3g。6剂,水煎服,每天1剂。嘱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畅情志。
二诊:患者述服上方6剂后感觉身体轻松很多,内心也较平和,抚摸头发脱落现象减少,大便溏,余无不适。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上方加白术10g,20剂,水煎服,每天1剂。
三诊:脱发明显改善,巅顶局部毛囊可见2~3根新出毛发。舌质暗、有齿痕,苔薄黄,脉细缓。效不更方,再续20剂,水煎服。3个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头发渐密,自觉无其他不适。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此方虽疗效显著,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尽相同,如果你也正饱受脱发困扰,不妨跟中医专家聊聊。
发布于:江西省双融配资-股票网app-证券配资官网-配资点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